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道 外媒稱,12月9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反腐敗日,今年的主題是打破腐敗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根除腐敗對“我們未來的福祉至關重要”。他呼籲人人都響應“打破腐敗鏈”的倡議。
  據美國之音網站12月8日報道,腐敗是影響到世界各國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在今年的國際反腐敗日到來之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腐敗是全球現象,阻礙經濟的全面發展,掠奪重要服務領域所亟需的資金,而且窮人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
  潘基文敦促各國政府批准和落實《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他說,公約在預防腐敗、反腐敗國際合作和非法資產追繳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呼籲政府、民間機構和個人共同為結束腐敗,為“全球的公正和公平”做出努力。他說,“世界和世界人民不能再承受,也不能再容忍腐敗。”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是在2003年10月31日第58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的,是聯合國通過的第一個打擊全球腐敗犯罪的法律文件。這項公約於2005年12月4日正式生效。
  那次聯合國大會同時還決定將12月9日定為國際反腐敗日,以提高人們對腐敗的認識,以及對公約在打擊和預防腐敗的作用方面的認識。
  中國在2003年12月10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05年10月27日批准公約,2006年1月13日提交批准書。公約從2006年2月12日開始對中國生效。
  
  【延伸閱讀】中方:與美進一步加強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郭君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懲治腐敗決心堅定,中美雙方就加強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世界上沒有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
  有記者問,據報道,5日,美國國務院官員稱,中國已向美提供在美經濟逃犯名單,兩國已確定具體人數並同意逐案解決。請證實並介紹中美反腐合作有關進展情況。中方將如何處置這些逃犯?
  洪磊介紹,12月3日至5日,中美雙方在北京召開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第12次會議,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布朗菲爾德先生作為美方共同團長之一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雙方就進一步加強該領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發言人重申,中國政府懲治腐敗決心堅定,世界上沒有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腐敗分子無論逃多遠、無論逃多久,中國政府都一定會將其緝拿歸案,繩之以法。”洪磊說。(完)
  (2014-12-08 17:58:10)
  
  【延伸閱讀】獨家:為世界各國培養反腐人才——探訪國際反腐敗學院
  《參考消息》駐維也納記者劉向12月4日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大力加強反腐國際合作,加大海外反腐力度,並申請加入國際反腐敗學院,提升反腐能力。據報道,中國目前已走完程序,正式成為國際反腐敗學院的一員。這是中國近年來構建國際反腐網絡的最新舉措之一。
  國際反腐敗學院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郊外的小城拉克森堡。近日,記者從維也納出發,驅車40分鐘,來到幽靜的拉克森堡,實地探訪這個專門為各國反腐培訓人才的國際機構。
  年輕的聯合國機構
  在學院門口,記者正遇上一輛大巴車,車上下來三四十名年輕人。其中一位在馬來西亞檢察機關工作的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是來參加反腐敗碩士課程培訓的。
  記者走進學院,立即感受到國際機構的氛圍。從膚色上就能看出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學院秘書處負責接待記者的是一名來自韓國的國際職員,大家彼此間說的都是英語。
  國際反腐敗學院院長馬丁·克羅伊特納則是地地道道的奧地利人。他向記者介紹說,學院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教育、研究和合作,為全球反腐敗提供實質支持。具體來說,主要是提供反腐敗教育和專業培訓,促進對有關腐敗現象的研究,提供打擊腐敗的技術援助,並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與交流。
  國際反腐敗學院是全球第一所反腐敗國際學院,於2010年9月由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歐洲反詐騙局、奧地利政府等多方發起成立,並得到國際刑警組織大力支持。次年,學院成為聯合國下屬的國際組織。學院由理事會負責管理,理事會有11名成員。其中9人由締約方大會選舉產生。此外,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和奧地利各有權任命一名成員。
  學院其他組織機構還包括:締約方大會、院長、國際高級咨詢委員會和國際學術咨詢委員會。目前,這一機構的成員包括了7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這個年輕的國際機構具有獨特的雙重特征:它既是一個國際組織,也是一個高等教育機構。
  主要針對專業人員
  近年來,隨著全球新的腐敗形式不斷出現,特別是在金融犯罪領域,傳統方法已不能適應反腐敗需要。成立國際反腐敗學院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法律工作者提供專業教育和跨司法背景訓練,以解決腐敗問題。學院致力於培養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新一代反腐敗領導人,並構建專業反腐敗人才的國際網絡。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國際反腐敗學院成立時表示:“國際反腐敗學院的成立是國際社會與腐敗作鬥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有助於實現《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確定的目標。”
  克羅伊特納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學院可以把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從業人員召集起來,通過專業培訓、論壇、研討活動等方式,一方面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一方面為他們之間交流經驗和想法提供場所和機會。學院成立以來,已經舉辦了大量研討會、論壇和培訓班。研討會通常為一至五天不等,培訓班則在一周至一個月之間。
  克羅伊特納表示,這些專業人員不是傳統的學生,大多是各國的檢察官、警察、立法者、記者以及非政府組織成員。他們有各自的經驗,在這裡可以相互學習、借鑒和交流。他說,“即使學院老師也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看到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環境的各種想法、理念和實踐,非常有趣,對老師也很有啟發。”
  此外,學院還針對組織、公司和個人量身打造反腐敗培訓計劃,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和想法。培訓可以在學院總部,也可以在申請方所在地。
  除了舉辦短期的會議、培訓班之外,學院最引人註目的還要數2013年推出的全球首個反腐敗碩士課程。該碩士項目主要針對的仍是在職人員,時長兩年,包括7次每次兩周的現場實地教學,其他時間為遠程培訓。學院在第一學年安排的主要課程都是一些與反腐有關的各類學科核心基礎知識介紹,比如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和心理學課程等,從而讓學生構建起關於反腐的知識和理論框架,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論。第二學年,課程重心則會放在應對腐敗現象的實際策略研究上。
  碩士專業並不是免學費制,只為來自落後國家的學生提供全額或者部分獎學金。被錄取的學生必須繳納27800歐元的學費,而這部分費用只包含學費、課本費和在國際反腐敗學院拉克森堡總部上課期間的伙食費。交通費和住宿費要另掏腰包,學校只為尋找住宿提供幫助。事實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不時飛赴奧地利和世界其他地方上課,僅交通費一項就是一筆巨大開銷。
  反腐研究碩士雖然授課方式與其他大學有所不同,上課時間安排也不太一樣,但該專業畢業生拿到的文憑卻與歐洲其他大學碩士畢業生的文憑一樣。學院的教學計劃和證書都經過奧地利的正式認證,畢業文憑也受到國際認可。
  反腐難離國際合作
  國際反腐敗學院既是國際反腐敗合作的成果,也是進一步推動國際反腐敗合作的機制安排。
  克羅伊特納表示,在過去,反腐敗鬥爭更多地被看作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反腐敗問題才成為一個國際問題。自那以後,人們認識到,如果不開展國際合作,就無法在反腐敗行動上取得成功。
  克羅伊特納介紹說,過去20年來,國際和地區層面上紛紛建立起了強大的法律框架。例如美洲國家組織制定了反腐敗公約,非洲也有了反腐敗公約,歐洲理事會有兩項反腐敗法規。在反腐敗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的國際法律框架已經被逐步建立起來。2005年,《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正式生效,成為用於指導國際反腐敗鬥爭的一個有效國際法律文件,建立了通過國際合作打擊腐敗的法律框架,中國是該公約的締約國。173個國家已經加入了該公約。
  克羅伊特納說,除了建立反腐敗公約等法律框架並且加以履行外,“我們還需要真正的表率作用。政治人物、官員、企業家以及社會公眾人物,不僅僅嘴上說說,而且必須做到”。反腐敗是一個緩慢的進程,需要包括政治人物、商界人士、非政府組織、媒體以及社會公眾等各方的廣泛參與。
  克羅伊特納認為,反腐敗應該從四大支點入手解決:從組織系統上預防;教育並提高社會反腐意識;加強執法、製裁制度;加強國際合作。這四大支柱彼此密切相關,相互交叉。反腐敗不能只靠通過法律法規加以遏制,還需要置於更廣泛的範疇,法律是終極手段,還需要預防體系,需要致力於國際合作等。預防方面,主要指從組織上、系統上預防腐敗發生。例如,對於腐敗易發的領域,敏感職位上的職員或公務員,一般每3年或5年就輪換。
  克羅伊特納說,在提高意識方面,要告訴公眾:腐敗給我們帶來巨額損失,影響我們每個人,公共機構的公信力受到損害,政治體系的信任受到影響,社會保障、社會前景受損。他認為提高反腐敗意識,需要公眾機構和媒體的大力支持。
  克羅伊特納認為,腐敗現象是各國都面臨的挑戰,腐敗無法一勞永逸地加以根除,反腐敗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他也認為腐敗難以根除,“我們可以改進反腐形式,可以通過法律實現更多的公正廉明,但無法徹底消滅腐敗,這是一個必須承認的現實”。
  克羅伊特納同時說,由於各國的法律系統不同,程序法不同,政策不同,國際反腐日常合作現在還面臨著不少挑戰。“一些案例中,有的國家甚至不願意披露相關信息和數據,或者不願意和其他國家合作,尤其是涉及一些重大案件。”
  克羅伊特納表示,總地來說,他對反腐國際合作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過去一二十年,國際反腐敗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他說,必須建立打擊腐敗行為的國際法律框架,必須建立海外追剿貪官的法律框架,這些共識如今已經毫無爭議,而在30年前,大多數國家都認為反腐敗是一國之事,不需要國際合作。
  (2014-12-04 14:37:56)
  
  【延伸閱讀】中國同美加澳等國就反腐敗國際合作保持密切溝通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郭君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在反腐敗國際合作領域保持著密切溝通,有關合作正在不斷加強。
  有記者問,26日外交部就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舉行媒體吹風會,引起媒體關註。有媒體報道認為,“西方國家在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領域與中方合作態度消極”,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表示,腐敗犯罪是人類社會的毒瘤、國際社會的公敵,各國都已表明要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的決心。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在反腐敗國際合作領域保持著密切溝通和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有關合作正在不斷加強,同時目前也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多實際成果。”華春瑩說。 (完)
  (2014-11-27 17:09:11)
  
  【延伸閱讀】住建部設反腐敗協調小組 協調涉房腐敗案辦理
  京華時報記者陳蕎
  昨天,中紀委網站消息顯示,房地產領域是官員腐敗的重災區,其中官商勾結、多占住房和辦公用房超標現象十分普遍。在2013年以來被巡視的21個省份中,有20個省份發現了房地產腐敗,占比高達95%。此前查處的劉志軍案、谷俊山案等省部級(或以上)高官動輒有數百套的房產。
  ■案例 小官巨貪坐擁多套住房
  近日,河北省紀委通報了多起官員腐敗案件,其中,秦皇島市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因涉嫌受賄、貪污、挪用公款被查處。該案中,除了上億現金和37公斤黃金,68套房的疑似房地產腐敗行為也再引關註。
  中紀委稱,2014年的中央首輪巡視發現,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不僅數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現上升趨勢。在此方面,前有劉志軍案、谷俊山案等省部級(或以上)高官動輒數百套的房產,後有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等地方政府一把手插足尋租。房地產腐敗上至省部級高官,下至村支書,在分佈人群的職位級別上,可謂“老虎”、“蒼蠅”並存。
  近期的中央巡視尤其指出,多地“蒼蠅式腐敗”問題突出。其中,擁有多套住房可謂“小官巨貪”的“標誌”。無論是剛剛被查處的馬超群案,還是昔日多地被曝光擁有數十套房產的村支書,雖職務級別較低,但腐敗行徑令人咋舌。這些人或是把握房地產交易重點領域的國土、住建部門的低職級幹部,甚至只是村官,或是企圖憑藉投機性住房牟利的其他領域“小官”,其“巨腐”軌跡往往與房地產不無關係。
  ■分析 涉房腐敗需多部門聯查
  據瞭解,房地產開發的土地買賣、金融貸款、工程招投標、質量查驗、房屋上市等環節,是廣為業內外所認可的“官商勾結腐敗高危風險區”。
  中紀委網站消息稱,官商勾結、跑官賣官是房地產腐敗中最普遍存在的現象。官員藉由房地產尋租積累不法利益,或從中賣官鬻爵,或從中為升遷積累行賄“籌碼”。多輪“巡視反腐”中因涉房地產腐敗而落馬的官員,不少人的貪腐衝動來自於買官賣官。貴州省安順市原市長王術君、廣東省廣州市原副市長曹鑒燎均是相關典型。遏制涉房腐敗尚需紀檢部門與國土、住建、審計、財政、人大、司法、地方紀檢部門等多部門長期配合,共同發力。
  據媒體公開報道,面對房地產領域的“行業性腐敗”問題,目前住建部已經增設“反腐敗協調小組”,在中央紀委駐住建部紀檢組的直接領導下工作,協調涉房腐敗案件辦理事宜,這也表明涉房腐敗的查處已經進入了高層級跨部門合作階段。
  ■觀點 應減少政府干預房地產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近些年來,中國快速發展,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房地產占到整個GDP比重的16%。房地產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開發商、銀行、政府形成土地市場的三個重要因素,圍繞房地產行業的腐敗也就因此發生。隨著快速城鎮化的進程,大量城市進行改造。農村的集體土地通過徵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出現大量的權錢交易、暗箱操作,政府低價收購土地,高價賣給開發商,形成巨大利益,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地方財政對土地的依賴。
  汪玉凱認為,應減少政府徵地的範圍,形成防止土地腐敗的基礎,建設城鄉用地市場,讓農民的集體土地可以進入市場自由競爭。同時應加大房產監督力度,目前正在建設的全國房產信息數據庫,就可以對官員名下房產進行查詢,對官員有很大的震懾力。
  汪玉凱說,對房地產行業還應建立更嚴格的流程,減少政府權力對這個行業的過分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政放權等,都有利於減少房地產領域的腐敗蔓延。
  (2014-11-23 07:01:00)
  
  【延伸閱讀】國際合作是反腐敗的有效手段——訪國際反腐敗學院院長馬丁
  新華網維也納11月19日電(記者王騰飛 劉向)國際反腐敗學院院長馬丁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國際合作在反腐敗鬥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反腐敗的有效手段。
  國際反腐敗學院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郊外的拉克森堡,旨在提供反腐敗教育和專業培訓,促進對有關腐敗現象的研究,提供打擊腐敗的技術援助,並促進反腐敗國際合作與交流。
  馬丁說,人們過去僅僅把反腐敗鬥爭看成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反腐敗問題才被視為是一個國際性問題。“自那以後,我們認識到,要想有效地開展反腐敗工作,就必須進行國際合作。”
  國際反腐敗學院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與國際刑警組織簽署的相關協議於2010年9月建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認為,國際反腐敗學院有助於反腐敗鬥爭的國際化、網絡化和專業化。
  馬丁說,到目前為止,無論在國際還是地區層面,在反腐敗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的法律框架已經逐步建立起來。
  2005年,《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正式生效,成為首個全球性反腐敗國際法律文書。該公約借鑒各國、各地區反腐敗經驗,對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制度措施、追贓和追逃等國際合作做了全面規定。中國是該公約的締約國。
  今年7月,中國公安部部署開展“獵狐2014”專項行動,緝捕境外的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自行動開展以來,已有288名經濟犯罪嫌疑人歸案,其中126人主動自首。
  談到中國政府開展的海外追贓追逃行動,馬丁表示,中國的反腐敗行動有很大的潛力,但也會面臨不少挑戰,因為腐敗很難在短期內被徹底根除,這一點對於所有國家都是相同的。“反腐敗鬥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近日通過《北京反腐敗宣言》。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上,與會成員領導人同意建設反腐敗合作網絡,返還腐敗資產,拒絕為腐敗官員提供避罪港。
  談到國際反腐敗鬥爭的前景,馬丁表示,由於各國的法律系統不同,國際反腐敗合作仍面臨不少挑戰。但總體來說,他對反腐國際合作未來的發展持樂觀積極態度。
  (2014-11-20 11:05:37)  (原標題:國際反腐敗日 潘基文吁人人響應“打破腐敗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d71sdoys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